首页>文化湖南

浅谈地方非遗项目 弘扬民间传统文化

2021-08-17 14:4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益阳市桃江县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舞蹈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非遗项目有“马迹塘故事”“胡呐喊”“三棒鼓”“回民武术”等等。在此,以“马迹塘故事”来展示该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马迹塘镇,位于益阳西部,西北与安化,常德市,汉寿等县紧密相连,距县城45km,是桃江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享有桃花江西大门美誉的重镇之一。这里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工业发达,市场活跃,商贾云集,是中外客商垂青的风水宝地。马迹塘起名源于三国时期关公跃马飞越沂溪之处,踏石而过留下马迹而得名。至今关公之神像置于金龙山关帝庙,香烟不断,深受人们顶礼膜拜。这里素以传统技艺“故事”闻名,俗称“奇事、巧事”马迹塘的“故事”。这里还有种茶、制茶的精湛茶艺,香炉山砖茶进入大江南北,“雪峰山毛尖”畅销省内外,更有锑冶采集加工之专业,生产精锑远销韩国,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被《中国著名乡镇》弘著推介。

  二、历史渊源

  “马迹塘扎故事”由迁徙始祖黄孟英从江西分宁双井带入湖南。黄孟英第三子黄朝宗,安清三、生显、斡、纲、荣、炽五子,衍为五户。清乾隆32年(1767)五房创修族谱,光绪元年(1875)四修,光绪34年(1908)五修,1931年六修。派语:朝道彦俊芳,世学立宗廷,永远继昌大,贤良任纬经,诗书开甲第,盛德灿文星,典型昭雅范,华国桂兰馨。“扎故事”传至黄孟英第十四代孙黄昌愈(1823-1901,字春林),将制作技艺传与好友金世才,从此“扎故事”开始走向氏族之外传播,成为马迹塘地区一大文化盛景,一直延绵至今,已传承十九代。

  一九二七年毛泽东同志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曾踏上这片土地。这里,依山傍水,水陆交通便利,民风朴实、热情、古老、典雅、纯正、独具特色的楚南文明哺育了一代代马迹塘人民。悠远的历史,赋予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文化生活相当丰富,杂耍、舞龙舞狮、地花鼓、三棒鼓、高跷、山歌、把戏等应有尽有,尤以故事艺术见长。相传一八六四年太平天国失败后,当时任天国文员的黄春林等人将故事艺术移植本地,通过历代鼻祖宗师传导演教,具有150多年的传承历史,已成了一朵艳丽的奇葩在这块文明的土地上绽放。

  三、“故事”如何扎?

  “故事”艺术属于高台艺术范畴,有着独特的风格,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她以古老、传奇和结合朝代的精神风貌而不拘一格,所表演的内容涵盖历史、人文、神话、戏剧情节、民间轶事、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表现形式具有美、奇、巧、特、险之鬼斧神工,其中技巧、奥妙更令人难以琢磨,耐人寻味。

  故事的扎法是首先将一预制的“故事”木座放置空坪中,木座是宽1.2米长1.4米高0.85米的木柜,内放50至60公斤的石块或铁块以稳重心;再将一根长3.5米,经过造型制作的铁轴插入木座中心加以固定,轴端扎一“抱腰”;然后“上装”,将轴套入衣服内,安上“出手”。当出发时,便将化妆好的“故事”演员一一抱上木座就位,轴端演员需用绑腿、棉花齐腋窝加以捆扎,再安假脚,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或提或踢,必须自然。上装时还要注意两点:一是检查是否稳当,二是要求保密,不让外人看上装。一切停当后,方可出动。四人抬座,四人保镖,一对保杖,左右保护,确保安全,以防意外。对于故事扮演选角,十分讲究,每台故事通过两三名五至九岁的男女幼童造型,生动活泼,惟妙惟肖。所选孩童必须健壮、身轻、俊俏、聪明、大胆活泼、具有耐力。由于定点高空,凌空虚步,显露十分神秘和具鬼斧神工,令人心旷神怡,如遇其境,信以为真。其艺术讲究必须与美学、力学、造型互相协调统一。

  四、“故事”的基本特征

  桃江马迹塘扎故事具有神秘色彩,由它的立意、造型、扎法,显露出新、奇、巧、险、特、美的特征,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新,由于故事的取材不同,且结合时宜的不同创作,代有佳作,推陈出新;

  奇,故事的扎法定点高空,人物造型惟妙惟肖,且扎法颇具鬼斧神工,令人拍案称奇;

  特,因为故事属一种高台艺术,戏剧中的剧情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的内容,以人物的造型、表现形式不拘一格;

  险,故事中的人物凌空虚步,飘飘洒洒,表演者表现形式生动逼真,让人琢磨不透;

  巧,巧于设计中不可外泄的“机关”,也叫“出手”,外行人无法理解;

  美,故事的艺术讲究,必须是力学、造型学与美学的相互协调统一,举止端庄、大方,令人心旷神怡

  五、“故事”的主要价值

  具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在桃江、益阳、安化、沅江、南县、常德、汉寿乃至湖南都占有重要地位。人民群众百看不厌,对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价值为:一是,承先启后的学术价值:故事渊源1853年(清朝)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它以其独特的色彩,奇妙的手段、新颖的制作方法颇受人们青睐。集历史、现代的不同特点体现不同时期文化色彩、地方色彩,享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群众基础。发掘、拯救和保护“故事”文化是进一步振兴民族文化,弘扬历史文化,创导先进文化之目的所在。二是,提高人们精神文明生活品味的适用价值:发掘、拯救和弘扬历史文化。人们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故事”,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精神文明创导,和谐社会建设,适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将产生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三是,观赏价值:故事造型典雅,外观奇特,内意深涵,令人不可思议,信以为真。市县境内逢重大节日,离不了新颖故事出场。

  六、“故事”的相关器具制品及其作品

  故事的扎法十分讲究,需要精细的制作和十分精巧的造型,扎一台故事需要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是人员,即小演员2名,上装化妆师2名,保叉2名,抬故事人员6名,剧目招牌2名。其次是道具,道具是针对各故事内容和不同剧目的需要而言,剧目不同,表现内容不一,道具配备也不同,一台故事大致需要的道具首先是故事演出的木柜;其次是铁轴座;其三是节目“出手”;其四是抱腰;其五是假脚;其六是捆绑演员的绑带;其七是上下演员的服装;其八是演员的衣帽头饰(按不同角色来配备);其九抬故事木柜抬杠、保叉各二根;其十播放每台故事演出主题歌放录机;十一,根据故事剧中演出所需的其它道具。如扎湖南花鼓戏《打铜锣》,这一现代剧目,除按上述要求步骤外,另外,按剧情林十娘手提竹篮和搭盖毛巾,活鸭子及蔡九的扁担、箩筐、铜锣、锣槌等等。按上述道具材料配备后,经艺术大师用巧妙方法装点修饰,本台故事就可正式出场演出。

  马迹塘故事自鼻祖先师传承至今,演出场次达上万场,由过去的庙会赶集扎神汉巫婆,到适应时代贴近生活的演绎,反映出马迹塘故事的发展进步,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其典型的代表作有:表现神话故事题材的,如“三打白骨精”、“牛郎织女”、“许仙游湖”、“张羽煮海”等;反映古典戏剧场景的,如“小将军打猎”、“打鼓骂曹”、“穆桂英挂帅”、“王伯当招亲”等;在现近代历史变迁的,如“重庆和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人民公社”、“计划生育”等;表现现代戏剧情节的,如“沙家浜”、“红灯记”、“普天同庆”、“虎门禁烟”、“江姐”、“打铜锣”等。还有为搞活经济流通的“丝绸之路”,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体现党的富民政策的一些创作性节目。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珍珠般散落于各民族和各地区。中国农村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分布区,农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样式的主要传承者,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农民自己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传承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就是该文化样式再生的过程,只要设计合理,就可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不断产生出文化产品,通过文化产品的营销,实现其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