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第三中学 何秋璐
运动会上,赛场上奔跑的学生
芷江三中是一所初高中一体化完全中学,共 6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3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73 人,少数民族教师151人,在校学生2775人,少数民族学生2190 人。2018年整体搬迁到新校区,政府投入1.5亿元精心打造,校园环境优雅,建筑宽敞通透,绿化四季分明,布局科学合理,是一所高端大气,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学校。学校还建设了高标准运动场,有400米标准跑道和11人制足球场以及高脚马、板鞋竞速、秋千、蹴球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项目场所。自2003年被县民宗局授予“芷江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以来,我校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三香铸魂、三个结合”为主线,积极促进民族团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努力构建风清气正、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
让学校充满花草的清香
一、努力打造“三香校园”,营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氛围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自夏艳校长调入芷江三中以来,非常重视环境育人,致力于校园文化的建设,着力打造“一墙一廊一厅一屋”等校园文化宣传阵地。通过文化浸润,以全新面貌升级了我校的校园形象,在1200米围墙周围遍植月季、蔷薇、玫瑰等,在学校周围栽种了银杏、桂花等近百种花木,将“读书是最美好的生命举止”、“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标语镌刻在学校醒目位置,将每一间教室布置成胸怀祖国、书香浓郁的美好教室;把师生自创的传统书画贴在每一个走廊上和楼梯间,让学校充满草木的清香、书本的墨香、灵魂的馨香,到处都萌发着勃勃生机。
书本的墨香
同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图书馆、清风书屋、教室、宿舍等场所布设专栏,展示清廉人物故事、名人励志故事和名言警句,展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积极营造弘扬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的良好氛围。2022年4月,我校组织开展了“最美教室”“最美办公室”评比活动。让每一个角落都发挥教育的功效,逐步营造具有我校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和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气息熏陶下健康成长。2020年杨惠宁同学参加第四届“爱我国防”主题演讲大赛分别获得全县第一名、全市第三名、湖南省二等奖的好成绩,龙籽霖同学参加第三届《初中生》“最美母语”创意大赛获得金奖,在全国第二十四届“语文报杯”中学生主题征文行动中,夏艳、曹丽华、丁发英老师被评为“金牌指导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三香美好校园”已成为每一个三中人的共同追求,学校声誉越来越好,美誉度越来越高,先后荣获芷江县“文明标兵学校”、怀化市“书香校园”、全市“平安单位”创建示范单位、“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怀化市“绿色校园”创建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灵魂的馨香
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学科教育教学相结合
我校结合新课标要求,以备课为载体,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点,与各学科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并有针对性地将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语文、思政、历史、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教育教学之中,努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比如音乐课组织学生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欣赏与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民族风俗、地域风情,增进民族交流,培养学生间的感情。比如历史课组织学生讲投笔从戎、郑成功、戚继光等民族故事,编写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历史剧、观看《长津湖》《建国大业 》等电影电视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同时,全校各民族教师共同开展优质课比赛,或要求政治教师上好一堂宣传民族团结的优质课,每位教师以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书育人成绩体现创建民族团结活动成果,始终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当中。2022年5月我校举行了复习课教学比武暨青年教师课堂提质教学比武活动, 2022年9月,我校举行了新进教师培训会,2021年龙琪老师在怀化市思政课教学比武中获得一等奖;向先平在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得市级二等奖;周岚老师被评为芷江县“教书育人楷模”;江敏、张萍、唐小珍老师被评为芷江县“优秀教师”;赵湘东、张权鹂、何元香老师被评为县“园丁之星”;曹丽华、唐小珍、曹水玲、李水香、补华建 、张萍老师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温祥祥、邓丽君、向明月等老师被评为县“教学能手”;唐禹老师被评为县“平安建设先进个人”;毛斌老师被评为县“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唐微微、唐茜、向先平老师在芷江县第七届建制班合唱比赛获优秀指导奖;唐璇老师获怀化市“三独”比赛指导一等奖;江敏老师的班会课获得芷江县特等奖,陈继红老师的班会课获得县一等奖;邓丽君获怀化市命题大赛一等奖;地理老师田文明荣获怀化市高中青年教师解题大赛第一名,怀化市第三届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命题大赛)二等奖;英语老师肖洒荣获怀化市高中青年教师解题大赛第二名;江敏、杨小平、周岚、何元香、曹亚平、张慧敏、张玉双老师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夏艳、姚勇、周艳斌、胡江春、涂爱君、李佳霖、李建建、周荣等近百位教师的论文、教学设计、课件获得各级各类奖励。
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社团、阅读、艺术节、运动会等学校活动相结合。
近年来,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课后社团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踊跃表现,用歌声、舞蹈、演讲、绘画、书法、阅读、树叶贴诗画、手抄报、黑板报、手工制作、体育运动等方式对全校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同时结合“书香校园”、“平安校园”“清廉学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校”基地创建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阅读节”“文体艺术节”“课后服务社团”以及重要节日庆祝活动等特色鲜明的校园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认同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并将中华文化符号代表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使师生们牢固树立对祖国家乡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抒发了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殷切期盼,对家国振兴充满了信心。自2020年以来,我校每学期都开设了朗诵、演讲、器乐、动漫、羽毛球、美食社、文学社和各学科社团等50多个兴趣小组和特色社团,2020年6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芷江孽龙传习基地在芷江三中授牌落户。2021年12月我校被评为“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并把足球、高脚马、板鞋竞速、秋千、蹴球、毽球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项目作为我校特色融入课后服务和社团活动中。
2022年1月我校举行了“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树叶贴画配诗比赛活动,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树立环保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2022年9月,我校举行了“歌唱祖国迎国庆,民族团结颂中华”庆国庆暨第二届体育艺术节开幕式。通过红色歌曲大联唱、千人诗歌诵、才艺大比拼、百人汉字书写大赛以及长卷画涂鸦等艺术活动,弘扬了“向真、向美、向上”的时代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坚强、乐观的优秀品质。2022年8月高一年级新生夏令营期间,芷江三中开展了“巧手扎染,匠心传承”非遗手工扎染主题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更好的延续。还有书画作品展、朗诵演讲比赛、军训拉练、研学旅行、运动会、艺术节、合唱比赛、劳动实践、德育主题月等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学生道德修养和综合能力显著增强,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邓钰婷、李怡霏、田蕊华、蒲俊利、舒愉淄、张梦玲被评为芷江县“优秀共青团员”;刘桔沅的朗诵演讲作品《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在央视影音活动专区展示;李怡霏、杨志强、邓锌、吴亚文、王淑敏等同学被评为县“希望之星”;杨滨宇被评为县“最美孝心少年”;赵蕾同学参加怀化市抗疫征文获一等奖;杨蕙宁、曹伊淼、赵蕾、邓钰婷等同学的多篇小记者采访作品被湖南教育新闻网采用;许程郡的舞蹈《长河吟》获得怀化市“三独”比赛一等奖;周芷萱的《敕勒歌》、王湘燕的《古老的歌》分别获得怀化市初中组、高中组市独唱二等奖,邓蕙文《暴风雨》奏鸣曲第三乐章获得怀化市独奏二等奖;在全县高规格“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演讲比赛中,全县中学组仅六人进入决赛,我校杨蕙宁、田蕊华同学获得二等奖,占据获奖人数的三分之一,分别获得千元奖金;刘涛雨、张春艳、黄莉晴、江芊霖同学参加第三届《初中生》“最美母语”创意大赛获得一等奖;刘涛雨、丁紫怡、蒋权、蒋志亮、曾好、李怡霏、杨奥安等同学参加全国“语文报”主题征文分别获得金、银、铜奖等各项奖励;我校八年级4 班参加芷江县“喜迎二十大,唱支侗歌给党听”合唱比赛获一等奖;2022年,在怀化市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芷江三中组队代表芷江县参赛获得了20金17银17铜团体总分全市第二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其中高脚竞速总共7块金牌全部被我县收入囊中,收获板鞋竞速总共7块金牌中的5块。
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学校的管理相结合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周密安排部署,突出“抓习惯、求团结、思稳定、求发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积极融入学校管理中,使教育活动富有成效。在党总支书记、校长夏艳的带领下,精心规划了学校的发展方向,策划了一系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活动,让学校具有清廉、书香、平安、文明、绿色、和谐的特质;芷江三中的后勤人员,不忘初心,心系师生,用温润的情怀办好了师生心中的好食堂,让师生吃上了美味营养的饭菜;芷江三中的班主任,有父亲的胸怀和母亲的慈爱,用高尚的品德为学生立德铸魂,用广博的知识为学生强基固本,用阔大的人生格局扩大学生的精神疆域。
为切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教务处、教科室、办公室、团支部等部门及教职工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团支部书记主抓此项工作,利用每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晨会、夕会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各民族师生的心底。2022年江敏老师的班会课获得县特等奖,陈继红老师的班会课获得县一等奖;2022年7月与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七克台镇中学采用视频连线方式,开展了跨越千里“红石榴”·“1+1”湘吐同心共建启动仪式,实现两所学校的“班班结对”“师师结对”“生生结对”,共同描绘民族团结新蓝图。之后,我校与七克台镇中学先后开展了以“云端聚慧教研提质,湘吐一家互学共进”为主题的线上语文、数学、英语联合的特色教研活动和“学做拿手菜,劳动正当时”线上居家劳动实践活动以及“携手话中考,厚植湘吐情”为主题的中考复习策略研讨交流会。一年以来,我校依托“红石榴”·“1+1”湘吐同心共建平台,持续开展文化润疆、思政德育、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帮扶活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湘吐两地教育教学“1+1”深度合作。2022年我校开展“巾帼助清廉,红心向未来”“三八”国际妇女节系列庆祝活动,2023年开展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做最美书香型女教师”为主题的一系列“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在领略浓浓的侗族风情同时,体验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增强了各族女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发扬了中华民族自强、自立、自信的优秀品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2年11月我校高二年级举行“家校齐心育人,师生同心筑梦”主题班会 ,营造家校共育氛围,加强学校、家长、教师之间的沟通,让各民族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开展“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建设大讨论活动 ,加强我校教师的作风建设,切实提升教师素质及工作效能,邀请刘卫星书记来我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深入开展,举办“欢庆二十大 翰墨颂党恩”书法评比活动,倡导同学们从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做起,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弘扬中华精神。
我校还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学校教师培训计划,安排一定学时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以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为契机,组织教师分别申报了怀化市“十四五”课题《新教育理念下加些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和湖南省“十四五”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中学高质量有效阅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两个课题,引导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教育案例,开展问卷调查和总结成果,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于师生心间。
同时学校积极开展防溺水、防地震、防火、逃生等应急演练和主题班会,还专门成立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应急处突预案,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切实维护校园和谐和稳定。
(一审:夏博 二审:余画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