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 田正敏
在中学的“三防”建设中,人防处于首位,安全保卫队伍是中学安全体系的一支重要人防力量。目前,城市中学的安保普遍推行的是公司化、社会化模式。本文就校园安保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一、保安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保安公司看,存在着教育培训不到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安保人员先天“营养补充”不足,后期“施肥培养”不够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保安员缺乏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保安公司主要是通过生活上对保安人员的关心和慰问,行动上感化等形式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缺乏其他途径的积极正向的引导。二是对保安员缺乏技能提升的培训。保安员普遍缺乏防范意识和规范化的防范技能。保安队伍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技能培训基本是“八十岁学吹鼓手”,流于形式,达不到技能提升的效果,服务质量低下。三是培训时长难以保证。按照相关文件规定,保安公司对初级保安员岗前培训时长必须不少于264个学时。多数保安服务公司只顾及自身的经济利益,连最低的培训时间也没有保证,甚至会出现不培训就上岗的问题。四是缺乏对保安员培训的有效监督。根据相关文件要求,保安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从实际情况看,对保安人员培训缺乏有效的监督,加上教育培训本身不科学,大多只是走过场,无法落到实处。
从保安人员看,存在着部分保安思想出现偏差,安保服务质量偏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存有临时工的观念。他们迫于社会就业压力,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把保安工作当成自己临时避风港,个别甚至把学校岗亭当作“养老所”,责任意识极度缺失,从而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二是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保安员文化水平低,用语不文明,举止不文雅,工作方法简单机械,难免会与学生或其他入校人员发生口角,矛盾容易升级,损害学校形象。三是工作责任不明确。有的保安员工作态度懒散,得过且过,本着“只要不惹事就没有事”的态度工作,工作职责十分模糊,就更谈不上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学校与保安人员关联上看,存在着工作机制体制不和谐,运行难以长效的问题。基于学校保洁、餐饮、超市等后勤服务公司化大背景下的保安服务社会化起步有些缓慢,保安公司与学校“一体化”协作只是机械的相加,而不是有机的相融,很难产生整体效应。一是学校管理保安员的体制不成熟。学校缺乏对保安员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管理上存在漏洞,而且检查工作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强,对临聘的保安员缺乏约束力。二是公司对保安员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长效的安全保卫工作质量考评机制,不能充分调动保安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达不到学校聘用临时保安的目的和效果。三是学校与公司的主流价值取向不一致。学校的价值取向是社会效益,而公司的价值取向是经济效益。两者的关系就是“一纸合同”,公司对学校的义务非常简单,学校对公司的权利几乎为“零”,“双赢”的常态化、长效化也很难实现。
二、应对当前保安管理问题的策略
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在多方利益的博弈中,规避市场运作机制的风险,防止双边对接点的盲区,着实解决校园安保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一是学校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学校通过社会机构评估,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与高质量的安保服务公司合作,实现安保服务社会化。这个市场机制既有利于防止市场运作机制的风险发生,又有利于促进安保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二是公司与学校实行“联席会议”管理体制。以联席会议的形式推行同建共管,共同做好对在岗保安员的资格审查,保持学校保安队伍的纯洁性;共同强化保安人员的日常培训与考核,督促保安员对学校及周边治安特点和校园安全防范工作重点熟悉和掌握,以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对保安人员实行“管用合一”的工作机制。改变“公司管学校用、管用分离”的老做法,形成“公司学校双管、学校管用一体”的新思维。一方面,公司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服务活动,督促保安人员按章上岗,做到服务依法、服务文明、服务规范。另一方面,学校和保安公司明确责任,在形成合力的基础上,要加大对保安人员的工作指导,认真考核,以绩促优,提高保安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四是学校健全“立体”的安保制度。岗位责任制让安保员明确岗位职责,工作责任及工作范围,明确岗位之间的工作关系,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工作质量;学习交流制度给安保员搭建学习知识、交流经验、提升技能的工作平台;劳保制度为保安人员配齐安保“八件套”、进行工作轮休、提高福利待遇等提供保障;联动制度为学校、保安公司、行政职能部门协作共建“平安校园”夯实力量。
(一审:蒋宇 二审:蒋俊 三审:王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