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湖南

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

2023-05-29 09:26

华声在线讯(文图 /邓郭欢)2023年5月23日至24日,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组织学校部分党员干部及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走进湘西州龙山县域和花垣县域,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学校党委书记田正富、党委委员田明海、团委书记杨桥华等相关领导参加此次活动。

图片1.jpg

活动中,学校一行10余人在党委书记田正富的带领下,首先前往龙山县苗儿滩镇,探访中国土家织锦之乡惹巴拉古村寨,领略民族特色风情,同土家族人民探访交流。支教队员刘伊宁感慨道:“惹巴拉神秘而庄严,不仅承载着土家族历史与美丽传说,更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的亲切热忱、友善温和。”

图片2.jpg

在酉水畔,全体人员走进里耶秦简博物馆,触摸秦朝的神秘面纱。在博物院讲解员的指引下,重点观看了有3枚堪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第一枚是记录着“迁陵洞庭郡”字样的木简;第二枚是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九九乘法口诀表”实物;第三枚是记录着“迁陵以邮行洞庭”字样的木简。党委书记田正富向支教队员介绍说:“里耶秦简的发现,极大丰富了此前几近空白的秦朝历史文献,意义非凡,令世界瞩目。”历史学专业的支教队员唐佳仪很受启发,她说:“博物馆就像一座城市的眼睛,从中能窥见地区文明发展演变的进程。里耶秦简是一部两千多年前迁陵的地方志,从简文中,我们看到的既是迁陵一地微观具体的社会史意义的小城故事,又是一部能反映中华民族历史宏观变迁的生动章节。”

图片3.jpg

来到边城茶峒,支教队员们在党委委员田明海的带领下,拜谒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立茶峒师范学校旧址,旧址处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青砖校舍、茶师音乐教室、一枚用日军弹头悬挂起来以警示世人的古吊钟等等。它们肃立在现花垣县第三中学校园内,像是民族师范教育的“化石”,向人们讲述着弹火纷飞的战争岁月里的民族教育史和振兴边区教育事业的奋斗史。据悉,国立茶师于1962年并入永顺民族师范,而永顺民族师范正是我校的前身。支教队副队长瞿畅认为,这一段灿烂而厚重的历史,不仅生动诠释着民族师范教育的变迁,更彰显了民族团结的明亮底色,给支教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教育史课。

图片4.jpg

在全国“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全体人员一边观摩学习,一边沿着红色路线,聆听党委委员田明海介绍十八洞村的巨变事迹,深刻领悟十八洞村“支部有力量,脱贫有希望”的脱贫方针,亲眼见证党和政府为十八洞村乡亲们扶真贫、真扶贫的实际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在十八洞村落地开花,在全国终成燎原之势;而十八洞村的脱贫致富之路,写就着一个苗家村寨与千年贫困的抗争,也是一段为着小康梦想接续奋斗的历史。支教队队长邓郭欢表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意味着由“攻坚战”到“持久战”的转换,我辈青年当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殷殷教诲,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图片5.jpg

此次主题教育,支教队员们从民族地域、建筑、服饰、风俗里,了解了土家族和苗族的特性;从民族交流、融合、团结、进步中,感受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时代主旋律。实地考察学习对深化民族历史文化的认识,培育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增强党员干部、支教队员的使命感意义深远。

(一审:夏博 二审:余画 三审: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