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一中:坚持立德树人 建高品质示范高中

[编辑:赵丹]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永顺县一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强化责任担当,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教育品牌,建立全省示范高中,为建设教育强县交上一中答卷。

图片11.jpg

永顺一中邀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向胜军上党课

一、突出政治引领

旗帜鲜明讲政治,抓牢思想政治建设,就是抓住了生命线,要将讲政治作为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首要条件,筑牢教育思想阵地。一是凝聚思想共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并集中组织教师常读原著、勤学原文、深悟原理,做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二是凝聚战略共识。对标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教育强国新要求,自觉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方法、找出路,理解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教育路径,用变革的思维谋划推进、用战略思维凝聚共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用新思想推动教育教学质效。三是凝聚改革共识。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我们要紧跟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理念,勇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体制机制的瓶颈,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等,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运用好教育评价改革的成效成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图片12.jpg

永顺一中举行清廉学校建设教师诵读比赛

二、强化价值导向

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关系着民族的未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国家长足发展,中国梦更快实现。一是坚持传统文化浸润。充分挖掘学校优势资源,通过演讲、演出、班会等形式,组织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国学教育和书香评比等活动,有效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通过读一本国学书、参加一次国学培训、举办一次国学研讨等,敦促教师精心备课,用心授课,让教师躬身践行。充分发挥湘鄂川黔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弘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让教师和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熏陶。二是坚持强化实践锻炼。开展暑假寒假社会志愿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本村本社区的文明创建、环境治理等实践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深化对党的认识。健全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建立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机制,让学生在劳动中增强本能。利用好老司城博物馆、塔卧纪念馆等场馆教育功能,建立学生实践研学基地,使学生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三是坚持营造育人氛围。充分发挥肖岩顺等名师工作室作用,通过军事训练、道德讲堂等方式,使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党的创新理论。利用学校文化墙、宣传橱窗等文化阵地,发挥校广播、微信等平台作用,培养学生争做核心价值观理论宣传、事迹报道的情怀。常态化开展思政教育,组织学生通过手抄报、朗诵、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

图片13.jpg

三、坚持严实举措

紧扣教育工作新形势新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严实的举措,推动教育工作高质高效。一是提高教师道德素养。发挥教师主动能动性,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将师德师风与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挂钩,引导广大教师守好教育初心。以时代楷模张桂梅为榜样,深入挖掘教师队伍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师德内涵。加强教师的管理,规范教师在课堂、在关爱学生、在处理师生关系等方面的行为准则,树立良好教师形象。二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特色,培养学生体育美育兴趣,让每个学生至少具备2项特长与爱好。建立教师和学生大数据库,邀请公检法司、社会团体等成立专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辅导,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基础上,统筹抓好学生作业、读物、体质等提升,精心组织预防沉迷网络、抗挫折能力教育、中高考心理减压等活动。三是优化教育评价方式。围绕学校中长远发展规划,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取向,开发湘西本土特色项目,提升办学品质。围绕教师教学质量,树立以德、能、勤、绩、廉为导向的评价标准,落实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等五个教学环节,提升教育质量。围绕学生学习,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身心教育、劳动教育全方位发展,并提倡师生互动,主动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良好氛围。

作者:涂雅丽 周玉萍

图片14.jpg


(一审:蒋宇 二审:蒋俊 三审:谢峰)

编辑推荐
返回首页 电脑版 | 触屏版 返回顶部